2014年,我社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社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及省、市供销工作会议精神,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紧紧围绕推进供销社“组织、经营、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务实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预计全年全社系统商品经营总额可达40259万元,比去年同期-6.6%,商品总购进18636万元,比去年同期-9.3%,其中农采5983万元,比去年同期-12.9%;商品总销售21661万元,比去年同期-4%,其中生产资料销售18298万元,比去年同期-4.9%;报表利润160万元,比去年同期-8.6%。
(一)不断完善经营网络,巩固壮大供销社主营业务
1、抓好农产品配送中心的经营管理工作。公司自去年6月正式挂牌运营以来,立足于我区实际情况,积极发展配送客户,不断加强与区内农产品生产基地、种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的对接,在经营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预计全年销售总额可达1500万元以上。目前,公司现在已与近70个市直及区直机关单位、企业、学校食堂、部分平价商店建立配送业务,现日平均配送生猪7头,家禽210只,蔬菜8000斤,粮油米面4800斤。
2、积极组织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确保我县农业生产资料的需要。以位于飞水开发区的区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为枢纽,依托全县供销系统17个基层分社、3个庄稼医院、180多个农资直营、加盟店,以点带面,实现配送中心和网点的有效对接,及时把优质、价廉的化肥、农药送到村、到户、服务到田间地头,满足农民的生产需求。进一步履行区社作为农资配送公司出资人的职责,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对农资公司的有效监管,确保公司诚信、依法经营,坚持到正规厂家进货,确保不购进假冒伪劣农资商品,杜绝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农民利益,自觉维护供销合作社社会形象。预计全年销售可达61454吨,比去年同期-4.5%。
3、抓好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管理工作。根据区安监局下发《关于做好烟花爆竹经营(零售)点合理规划布局的通知》精神,我社以办理烟花爆竹经营网点经营(零售)许可证换证工作为契机,协助区安全监管部门对全区烟花爆竹经营网点布局进行规划调整,对不符合新《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第四条规定的网点,要求其重新选址设点,对不予配合的撤销其经营资格,经过调整,现全区符合有关规定的网点共有66个。同时,我社积极配合区安监等职能部门对我区烟花爆竹市场经营秩序进行整顿,在今年春节、清明等重大节日期间,查处各类违规经营烟花爆竹近1600件(箱),有效整顿了市场经营秩序。在6月份,以开展全国第十三个“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区社组织区日杂公司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对兴宁烟火爆竹爆炸事故等反面典型案例进行了学习反思,着力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营造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的经营环境,预计全社系统全年销售烟花爆竹753万,比去年同期-7.3%。
4、推动再生资源公司新业务发展。在抓好公司工业可再生资源回收业务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与市合诚再生资源公司的合作项目的经营管理工作,通过合理调整公司生产线路,提升医用点滴塑料瓶碎片等工序工作效率,为下步开展碎片后的造粒等附加值更高的业务打好基础。
(二)加强农产品流通渠道建设,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1、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增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今年以来,我社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在量的扩张中提高质量,截至目前,我社已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提前完成全年任务,累计领办62个。在我社的协助下,历年来先后有1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被省供销合作社评定为全省系统示范社,14家评定为全市系统示范社,通过加快农村“两社”组织建设,有效地增强了供销合作社为“三农”服务的功能,提升了服务水平,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奔康致富起到了积极作用。
2、抓物流冷链基地建设,畅通我区农产品销售渠道。一是利用我社在南冲、石马、新洲、鱼坝、石潭建设的5个沙糖桔保鲜冷库为有需要的果农提供冷藏保鲜服务,使果农可以错开销售高峰实行错峰销售,通过延迟销售期,增加收入。二是依托区农产品配送公司经营网络,落实产销对接工作。通过努力,公司目前已经与我区臻味稻蔬果专业合作社太和新洲蔬菜基地、清新珍稀菇果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基地、三坑李国锋菜场、太平天良养鸡专业合作社、太平马岳菜场等10多个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以及部分散户建立对接业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区部分农产品的卖难问题。
3、做好平价商店经营考核管理工作。今年以来,我社积极配合区物价局采取定期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加强检查,对登记在册的全部共23家平价商店进行了考核评定,对经营行为不符合有关规定的5家平价商店进行摘牌处理,杜绝了钻空子行为出现,确保我区现有平价商店自觉履行价格监测预警义务。同时,我社结合单位工作职能,积极推动平价商店与我区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及大户等签订农产品购销协议,严格实现产销对接政策,通过减少流通环节,逐步构建稳定的平价农产品供给体系,为城区居民提供质优价廉的新鲜农产品。
(三)完善基层供销合作社人、财、物的管理。
按照“一县一社”管理办法,在经营承包责任制上继续采用“四定”,即定利润上缴、定费用开支、定月工资标准,定奖罚措施。2014年,全区基层分社落实经营门店74个,聘任责任人12人。二是不断抓好基层社资源整合和经营业态发展,稳固其与社有企业连结合作经营方式,推动全区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200多个网点进一步向规范化发展。三是对基层社社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整理,积极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实现社有资产保值增值,今年上半年抓好了回兰旧门店改建后的水电安装及道路建设等工作,为下步招商引资做好准备。
(四)开展订单式农业试点,启动探索供销社综合改革步伐。
目前,我社一是依托区农产品配送公司在太平镇马塘村、山塘镇胜利村以及龙颈镇龙北村进行试点,采取配送公司下单,并提供种子、种苗,由当地村委会牵头,联合区扶贫办、挂扶单位组织农户进行订单式生产,目前三个试点投入种植的面积分别约为80亩、20亩、60亩,三个试点从10月开始陆续投产,其产出的农产品全部由公司按市场价进行收购,切实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二是组织有关人员走访了全区各镇,对创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以下简称农合会)以及农村资金互助社进行了前期的摸底调研工作,掌握了一些适合开展综合改革工作试点的地区的基本情况,并研究起草农合会、资金互助社章程等前期准备工作。
二、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
一是年初分别与直属企业、各基层分社主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层层抓落实,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以区日杂公司仓库及门市部为重点,在春节、清明等重大节日期间开展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出动检查人员近100人次,查处各类违规经营烟花爆竹约1600件(箱),有效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三是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全社系统有关人员在今年6月开展消防演练,提高了大家的消防应急能力和认识,增强了协调能力。四是加强了对基层社下属的老旧仓库、门店的加固维修工作,截至目前共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门店及仓库15例,现完成整改15例,投入整改资金近7万元,进一步改善了我社系统各行业的安全经营环境。
三、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转变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自我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我社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认认真真做好了教育实践活动3个环节的各项工作,对班子集体检查出来的12个四风问题逐一制定了整改措施,形成了整改方案,并注重在完善制度的层面上建立长效机制,确定了需要重申的制度13项,修订完善的制度6项,新建的制度5项。截至目前,我社已初步完成8个问题的整改,整改完成率为66.7%。通过整改,我社教育实践活动初显成效,一是坚定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的“决心”。全体党员干部上下一心,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导,用“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做到决策科学、措施管用、水平提高。二是激发了敢于动真碰硬的“勇气”、弘扬了一心为公的“正气”。通过深入开展查摆问题、专项整治等各个环节,渲染了敢于向问题“开炮”,敢于“动真格、硬碰硬”的风气,大力破解工作中的梗阻,有力回应群众关切。三是进一步提振了精神风貌。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我社广大干部展现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激发了锐意进取的工作热情,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实干的发展氛围。
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党员党性观念。一是坚持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正风”行动、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等作为对系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深入查找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规范,打造高效、廉洁、勤政办实事的干部队伍。二是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我社党支部不断健全机关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制定每季度末的星期五下午召开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议,广泛征求党员意见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我社党支部注重培养和发展新党员,制定了培养和发展新党员计划,认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上级党组织的培训及考试,提高确定对象的政治觉悟及素养。
2、认真落实第一书记及计生挂扶工作。今年5月底起,我社重新与浸潭镇五一村结对帮扶, 6月份我社派出第一书记及联络员进驻该村,协助村委干部做好各项日常工作,积极深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当中去,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第一手资讯,及时化解有关矛盾纠纷,维护五一村的和谐稳定。7月1日,我社到村慰问了3户困难老党员,共送上慰问金600元,将组织的关怀传达到农村基层一线;并在村委会开展了一期种植创新1号大果山楂技术培训班,邀请了清远市菜篮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各村组长及部分农户参加了学习。在协助五一村做好计生工作方面,我社计生工作联络员多次深入到群众家中协助村干部开展计生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指导制订工作计划和目标,提出目标管理要求,并从人力、物力上上给予全力支持,全年共投入帮扶资金7000元,配合村委落实计生工作派送工作车辆3次,截至目前,该村落实“四术”39例,其中结扎14例(含纯二女结扎2例),上环23例、补救措施2例,工作成效在浸潭镇排名前列。
3、认真落实扶贫“双到”工作。我社党员积极发挥带头作用,进一步入户了解情况,并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更实用的帮扶措施,主动协助结对贫困户落实开展生产、联系工作等工作措施,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在今年1月份及中秋节前,我社组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到该村进行慰问,深入到贫困户家庭进行走访慰问,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及生产困难,为其送上节日慰问品一份,并鼓励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搞好生产,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脱贫。2014年,我社投入到马岳村扶贫资金近15000元。
五、认真抓好工会及各股室职能工作。
在工会和人秘工作上,能充分发挥工会群众组织的作用,按时收缴工会经费,认真做好干部职工的劳动工资、福利、计划生育、安全保卫、机关事务、文秘、人事编制管理、社会保险、离退休干部医保及管理工作,特别是在计划生育上,广大干部职工能自觉遵守计划生育法规,2014年无违反计划生育现象;关心干部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坚持做到对患病的离退休人员及工作人员进行探望,年底对离退休人员及特困职工进行走访;并给予困难补助,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档案管理、统计工作上,能依照《档案法》、《统计法》规定,配备专职人员,建立了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制及系统统计上报制度,配备了档案室、柜、电脑、复印机等设备,按时按质完成本单位文书档案建档、归档工作。在财务管理上,能依照会计法规,健全和完善会计核算制度,做好下属企业报表的收集汇总上报、建立会计档案、经营内部管理等工作。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社在为我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为农村联系城乡市场,助农增收,大力发展我区农业生产和振兴农村经济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自身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目前我社在经营遭遇了一定的瓶颈,发展步伐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放缓迹象,需要在经营、服务机制作进一步的改革;二是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由于缺乏发展资金,导致在经营中与上级社的各项业务不能有效对接。三是随着供销社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的老化,有待于对现有干部职工队伍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七、2015年工作计划
(一)认真抓好企业经济效益的稳定提高。按照我社扭亏增盈的目标责任制度,层层抓好落实,抓好管理,绝不允许出现经营上的失误和经营亏损反弹,力争年底在综合业绩考评上走在全市供销社系统前列。
(二)认真抓好全市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待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出台后,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遵循“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总要求,以“返本出新”服务“三农”为核心,围绕组织体制建设、经营机制创新、健全服务体系,开展全市供销社综合改革先行先试工作。具体目标是在年内完成组建一个农合会及一个农村金融互助社试点工作任务。力争在2015年上半年,集中精力组建一个镇级农合会,吸纳供销合作社社有企业、涉农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它涉农经济组织等农合会组织的会员共同参与,在农合会内部发展一个农村金融合作组织,面向太和镇及清西三镇提供金融互助服务。
(三)抓好清新供销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与区扶贫办合作,探索一条扶贫种植的新路子,及由区农产品配送公司提供农产品市场需求信息及种苗种子,整合扶贫等有关涉农资金支持,并由科农局提供种植技术指导,由有一定能力和基础的大户牵头,组织有劳动能力的农户、贫困户进行蔬菜种植,收成后由配送中心以市场价统一收购的扶贫产业模式。
(四)抓好“平价商店”建设及管理工作。继续抓好“平价商店”推进工作,重点提升 “平价商店”经营管理水平,对考核不合格的区内“平价商店”,予以“摘牌”处理,做到优胜劣汰,发挥平价商店稳价安民的作用。
(五)抓好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要根据市社下达的规划目标,认真搞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和抓住当地特色、骨干产业,努力抓好各类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工作,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六)加大力度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工作。完善与市合诚公司合作业务的经营管理工作,进一步开源节流,优化加工程序,开发深加工业务,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在巩固双方现有合作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合作范围,实现市、区二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七)进一步做好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烟花爆竹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整合资源,全面落实对全区烟花爆竹实行统一调拨,统一经营,统一专营标识,统一安全管理制度,统一销售价格的五统一经营策略。
(八)加强干部职工政治思想教育。努力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广泛在区社机关开展向省、市社倡导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供销合作社队伍,保证供销合作社事业健康发展。